找到相关内容277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科學的譬喻來看佛法

    佛弟子們修行的一個目標。但是要如何達成解脫呢?釋尊說:  有五。何等為五?謂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、慧根。a何等為?若比丘於如來所起淨信心,根本堅固,餘諸天魔、梵,沙門、婆羅門,及餘世間,無能沮壞其心者,是名。b何等為精進根?已生惡不善法令斷,生欲方便,攝心增進;未生惡不善法不起,生欲方便,攝心增進;未生善法令起,生欲方便,攝心增進;已生善法,住不忘,修習增廣,生欲方便,攝心增進,是名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640231.html
  • 吾人应有之警觉

    根本不遇;或所遇非真,尤其末法,邪说横行,其中旁门邪道,泾渭分明,尚易分别;更有附佛法外道,鱼目混珠,则难辨识;或虽遇正法,却不能解;经云:佛法无人说,虽慧不能解。又或解而不信,为道元,既无,道无入处。故皆不可称为闻。必所遇正真,且能解能,愿乐欲行,乃可称为闻。   四、四马警喻   呜呼!无常迅速,一气不来便成隔世;生死海深,一堕三途万劫难复。吾人何幸而得人身,又何幸而获闻正法;然则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5540469.html
  • 人类殊胜,人身难得

     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:“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?云何快得善利?云何安处善业?”世尊告曰:“人间于天则是善处,得善利者生正见家,与善知识从事,于如来法中得……。”尔时世尊便说此偈:   “人为天善处,良友为善利,出家为善业,有漏尽无漏。   比丘当知:三十三天着于五欲,彼以人间为善趣,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。所以然者,诸佛世尊皆出人间,非由天而得也。”   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六《等見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345050.html
  • Sayadaw u kundala 教法提要

    发展至强稳时,内观智才能展现。   3. 若不先发展及建立起三摩地而去尝试“此是色法,此是名法”,进度定会很慢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开始阶段时先以发展三摩地为首要及基本任务。   4. ...Sayadaw u kundala (昆达拉西亚多)教法提要  Sayadaw u kundala 教法提要   特点: 磨利五(使五敏锐起来),强调定力的开发   (一) 修习内观的利益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149291.html
  • 念佛辩疑

      念佛辩疑   大运   念佛法门,佛陀数数宣说为难之法。而就末法众生而言,其中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即是西方极乐世界是否实有。虽为久修,也不乏刹那生起疑惑。不稳,难得一心。尤其依《金刚经》...根器陋劣,狐疑难,无法承当,反而不能受益。世尊悲愍,立相而说阿弥陀佛,指方而明西方极乐.以渐人易行之法,令众生摄繁杂之乱心而成一心,令众生执持名号,久而久之,烦恼业识,渐渐消融,生死无明,泯灭殆尽。直至...

    大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551995.html
  • 以科学的譬喻来看佛法

    (究竟苦边)。也可以说,解脱是佛弟子们修行的一个目标。但是要如何达成解脱呢?释尊说:   「有五。何等为五?谓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、慧根。a何等为?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,根本坚固,余诸天魔、梵,沙门、婆罗门,及余世间,无能沮坏其心者,是名。b何等为精进根?已生恶不善法令断,生欲方便,摄心增进;未生恶不善法不起,生欲方便,摄心增进;未生善法令起,生欲方便,摄心增进;已生善法,住不忘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353013.html
  • 广华法师功德略记

    惊世骇俗,以为新编神话。   法师内在修证,非吾辈所能妄测。今仅就其外在功德,耳目之所能到者,不揣鄙陋,略为之记。若能增长众生,有助师之法化,则是末学馨香至诚祝祷者也!   三宝弟子高意沐手...和尚印证认可,时年法师刚刚25岁。济善老和尚生前亦曾授记于法师:“哪一方有缘为哪一方的佛”,叮嘱法师先到巴中、南充等地弘法。当时正有宝轮众百般劝请,众愿难酬,法师即发愿担当起云洞寺复兴重建之重责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578431.html
  • 略说四谛

    思惟佛智正理,心不驰散。凡有所修,若能思惟,所愿意皆得,是名思惟如意足。(四)五有二义:一能持义。如树之有,不会枯死。二能生义。如树能开花结果。(1)。即深信修行正道及助道法,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,是名。(2)精进根。既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,倍策精进,勤求不息,是名精进根。(3)念根。即惟念正道及诸助道法,一心观想,更无其他杂念,是名念根。(4)定。即摄心于正道及助道法中,念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4551489.html
  • 小乘禅定的修行大纲

    。现在获得此四种定以摄心,使智力、定力相等,所愿皆得,所以叫作如意足。  4.五  修行佛教所依靠的五种内在条件:①正道及助道善法;②精进根。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,勤求不息;③念根。系念正道及助道法,更无他念;④定。摄心于正道及助道法相应不散;⑤慧根。为正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。是增上的意思。能生起出世间法,从而能次第生起精进、念、定、慧等法;精进能展转生起念、定、慧等法,慧能生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468561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论述解(2)

    说五分   (本文)   论曰:有法能起摩诃衍,是故应说。说有五分,云何为五?一者因缘分、二者立义分、三者解释分、四者修行信心分、五者劝修利益分。   壹、分释   一、论曰:有法能起摩诃衍,是故应说。说有五分,云何  为五?本论的主要内容由此开始,前面加“论曰”,  即“本论说”的意思。   有法,有这样的法门,指一心二门-心真如、心生灭的法。摩诃衍是梵语,意译大乘。因本论的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070234.html